《古箏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節選分享)
第一時期:起源 古箏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距今2500多年歷史。因其「錚錚」作響而得名,後人加之「古」字,借以說明其歷史久遠。
第二時期:唐朝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藝術領域的鼎盛時期,因此,古箏無論是在樂器製作上,還是音樂作品上,在這個時期同樣達到巔峰!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的遣唐使將中國的樂器,特別是古箏,帶回到他們的國家加以發展。
第三時期:清末民(民國)初 這個時期封建社會已走向沒落,古箏失去了宮廷的演奏場所,流落到民間。古箏等樂器也成為演奏者以琴會友,抒發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在民間流傳過程中,逐漸行成了古箏的五大流派:北方的河南箏派、山東箏派,南方的客家箏派、潮州箏派,以及江南地帶的浙江箏派。《漁舟唱晚》成為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樂曲。
第四時期:新中國成立(1949年到1979年) 這個時期迎來了古箏的二次復興,黨和政府將民族樂器以及民間的演奏家前輩們從民間請到專業的藝術院校,古箏在這個時期開始大量受到同處一個院校的西洋音樂影響,古箏演奏家們開始嘗試著打破傳統演奏方式(右手彈奏、左手按弦),在那樣一個奮進的時代,傳統演奏方式已無法滿足音樂表現力上的需求,耳聽目染著鋼琴、小提琴等作品以及交響樂在音響和聲上的豐富效果,古箏演奏家們也開始嘗試著改編與創作屬於那個時代的作品,最具代表的樂曲為《戰颱風》。這段時期還沒有成熟的作曲家來為古箏創作作品,所有作品均由古箏演奏家自行改編與創作。
第五時期: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藝術院校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音樂體系。逐漸設立附小、附中、大學、研究生,古箏發展為一件極為專業化的樂器。並且這個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專業作曲家,開始全新為古箏量身定做,創作屬於古箏自己的作品。
轉自 古箏小妹臉書
Comentários